close
以903没有电子词典为借口,其实是想换个新手机了,于是周末买了个dopod D600。智能手机果然很好玩,不插sim卡也能当pda使,不像我以前用过的手机,不插sim卡就整个一残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依稀记得这话似乎出自雷锋语录,搞不清了——总之在浩瀚如海的作业中,我的确是挤出了不少时间研究手机和整理通讯录。
从名单上看,上次整理通讯录的时间应该还是05年秋天或者冬天,初用v3的时候。似乎是因为可以很方便的和电脑同步数据,所以那个时候弄了个表格统计了一下。后来因为v3成为彻头彻尾的街机而被迫在夏天换了903,不过903似乎没办法很方便的同步通讯录,当时似乎无奈之中,王宏伟和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当然是顺便做的这事,把我在v3上的通讯录通过蓝牙一条一条发送到903上。作为一款ppc机,d600用的是wince,这自然为同步数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不用蓝牙一条一条折腾,于是我就选择把以前的通讯录人肉更新成903的,然后再导入d600里。结果还是挺让我吃惊的,2年多来,竟然整理出来50多个新增的联系方式,其中好几个是谁我甚至都不记得了……然后又无聊统计了一下,从那时到现在总共有302个不重复的名称,当然,我确知的应该有5个以上是同时包括了姓名和外号,再加上应该还有几个非个人电话,大概不重复的个人有290个左右。
最后我又从中整理出了115人导入现在的手机中——其他的人基本上没可能主动联系我或者我主动联系了。我发现其中的规律是,如果我们不常见或者是没有见面的必要,并且我没有那个人的其他联系方式的话,我会更倾向于不导入他的联系方式。这样做的理由似乎是反正也没有机会让人家觉得我对他不敬,而且即使见面了我也能用手机了搪塞过去。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我今晚上排完明天上课要表演的小组作业回来后,发现msn弹出一个好友的聊天窗口,里面报告说此人blocked or deleted me。换作几个月前,这件事会形成我极大的困扰——因为毫无理由。虽然许多年以来,我爱刨根问底的习惯(我认为这绝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因为我认为因果律成立)已经改了不少,无奈狗改不了吃屎,好奇原因但忍着不问依然会让我很痛苦。不过好在几个月前我就已经习惯了,并且为了避免让自己再次陷入这种困扰之中,我早就决定不再主动联系伊了,没想到又这么提醒了我一次,可明明近几个月的生活毫无交集 @@……所以这次索性直接也不把手机号弄过去了。话说回来,我的好奇心太适合研究变态心理学了,可惜没机会,不然也许就成了一真人版Hannibal了呢。。。
有点儿扯远了,我要感慨的当然不是变态心理学。以前估计过,自己一生的时间里认识的人(我的定义是能够有不少于一个星期的时间彼此互相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应该不会超过1000个,在这短短两年中,300人中就有一大半的我认为没有什么可能再联系了,而这115人中,可能会常联系的也不会超过一半,而常联系的人中除了几个同学外,就只剩下工作关系上的了。我的业余社交圈子似乎很可能就这样不断的小下去小下去,直到几乎只剩下工作关系的人为止。这真是现代主义的悲哀宿命啊!
从名单上看,上次整理通讯录的时间应该还是05年秋天或者冬天,初用v3的时候。似乎是因为可以很方便的和电脑同步数据,所以那个时候弄了个表格统计了一下。后来因为v3成为彻头彻尾的街机而被迫在夏天换了903,不过903似乎没办法很方便的同步通讯录,当时似乎无奈之中,王宏伟和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当然是顺便做的这事,把我在v3上的通讯录通过蓝牙一条一条发送到903上。作为一款ppc机,d600用的是wince,这自然为同步数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不用蓝牙一条一条折腾,于是我就选择把以前的通讯录人肉更新成903的,然后再导入d600里。结果还是挺让我吃惊的,2年多来,竟然整理出来50多个新增的联系方式,其中好几个是谁我甚至都不记得了……然后又无聊统计了一下,从那时到现在总共有302个不重复的名称,当然,我确知的应该有5个以上是同时包括了姓名和外号,再加上应该还有几个非个人电话,大概不重复的个人有290个左右。
最后我又从中整理出了115人导入现在的手机中——其他的人基本上没可能主动联系我或者我主动联系了。我发现其中的规律是,如果我们不常见或者是没有见面的必要,并且我没有那个人的其他联系方式的话,我会更倾向于不导入他的联系方式。这样做的理由似乎是反正也没有机会让人家觉得我对他不敬,而且即使见面了我也能用手机了搪塞过去。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我今晚上排完明天上课要表演的小组作业回来后,发现msn弹出一个好友的聊天窗口,里面报告说此人blocked or deleted me。换作几个月前,这件事会形成我极大的困扰——因为毫无理由。虽然许多年以来,我爱刨根问底的习惯(我认为这绝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因为我认为因果律成立)已经改了不少,无奈狗改不了吃屎,好奇原因但忍着不问依然会让我很痛苦。不过好在几个月前我就已经习惯了,并且为了避免让自己再次陷入这种困扰之中,我早就决定不再主动联系伊了,没想到又这么提醒了我一次,可明明近几个月的生活毫无交集 @@……所以这次索性直接也不把手机号弄过去了。话说回来,我的好奇心太适合研究变态心理学了,可惜没机会,不然也许就成了一真人版Hannibal了呢。。。
有点儿扯远了,我要感慨的当然不是变态心理学。以前估计过,自己一生的时间里认识的人(我的定义是能够有不少于一个星期的时间彼此互相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应该不会超过1000个,在这短短两年中,300人中就有一大半的我认为没有什么可能再联系了,而这115人中,可能会常联系的也不会超过一半,而常联系的人中除了几个同学外,就只剩下工作关系上的了。我的业余社交圈子似乎很可能就这样不断的小下去小下去,直到几乎只剩下工作关系的人为止。这真是现代主义的悲哀宿命啊!
全站熱搜